HOTLINE: 400-601-9220
10月18日下午,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大隊三站(簡稱特勤三站)正在進行一場綜合撲火救援演練,綜合訓練樓起火,該站全體消防救援人員一起上陣,消防員們用云梯攀至高層接走“呼救的群眾”,全副武裝沖進火場搶出“傷員”,操控舉高噴射消防車抬起伸縮臂涌射出水流,端起水槍對準火源噴射……火災蔓延的勢頭迅速得到遏制,所有“被困人員”被順利救出。
為進一步充實滅火救援實力,筑牢城鄉火災防控基礎,織密滅火救援網格,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,14日起,全市10個消防救援大隊所屬15個消防救援隊站正式投入戰備執勤,特勤三站就是其中之一。
近年來,市消防救援支隊深入推進消防基礎建設,統籌協調建成入駐隊站投用工作,全面落實投用隊站基礎設施配套、人員和車輛裝備調配、軟硬件系統安裝調試、滅火救援能力培養等工作,為15個消防隊站正式投用奠定了扎實基礎。
特勤三站消防員正在進行滅火救援訓練。 記者石麗青 攝
走進特勤三站,9輛功能各異的消防車在車庫中待命,時刻準備出動處置突發情況。站中建有一棟集高層主住宅、辦公區域、大型超市、影院、地下空間等火災模擬場景為一體的綜合訓練樓,以及高速交通道路救援訓練設施、溝渠救援訓練設施等,幫助消防戰士們磨煉各種環境下的滅火救援處置技能。該站站長文健權介紹,特勤三站主要承擔經開區白鶴泉東街以南,瑪瑙一路以西,千子山大街以北,霞光一路以東,共24.29平方公里內滅火應急救援任務,截至18日17時,特勤三站已出警6次。
市消防救援支隊有關人員介紹,新的消防救援站投入戰備執勤,有效彌補了漢陽區、青山區、洪山區、江夏區、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、蔡甸區、新洲區內滅火救援力量不足的實際問題,實現了空白區域消防救援力量全覆蓋、滅火應急救援無死角,構建了消防站點遙相呼應、多點聯動的立體救援格局,提升了全市防御火災和救災救援的整體能力。
(長江日報記者魏旭平 石麗青 通訊員漢消)|【編輯:丁翾】
防汛器材中的產品分類較多,其中包括:
堵水類: 折疊堵水墻、鋁合金堵水墻、防汛沙袋、吸水膨脹袋、裝配式子堤、裝配式圍井。
拋射類:美式拋投器、韓式拋投器、遠距離拋投器、手動拋投器、船用手動拋繩器、75式拋投器。
打樁類:ZL-020型打樁機、ZL-120型打樁機、ZL-200型打樁機、汽油打樁機。
照明工具/設備:防爆照明燈、手提照明燈、落地照明燈、移動照明燈、升降照明車、頭戴照明燈、強光手電筒。
救援運輸:水路兩棲車、玻璃鋼沖鋒舟、充氣橡皮艇、救生浮船、氣墊船。
搶險工具:鐵鍬、洋鎬、工兵鏟、鈀、鋤頭、十磅錘、砍刀、方鏟、電鋸、切割機、擴張器、救生繩、千斤頂、塑料袋。
穿戴裝備:防汛戰斗服、防寒雨衣、雙背帶、救生衣、水鞋、毛巾、水壺、頭盔、氧氣瓶、潛水服、氧氣罩。
水上自救裝備:救生圈、救生浮筒、手環式救生衣。
儀器類:水濃度測量儀、水位測量儀、水質測量儀、水位監測儀。
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,您可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。